
11月15日,在盐城港滨海港区滚装码头,随着2000辆悦达起亚整车平稳驶入滚装船,该品牌在中国整车出口正式突破50万辆大关,盐城汽车出口业务迈上全新台阶。

全面服务“盐城造、盐城出”,既是使命,更是光荣。近年来,盐城港通过构建高效物流体系、创新服务模式,持续为地方汽车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,从单一货运港口跃升为支撑区域外向型经济的核心枢纽,成为汽车产业“走出去”的坚实后盾。
优势筑基,构筑出海“硬实力”
从2024年5月大丰港区迎来当年度首批4099台悦达起亚商品车,7月完成两批次7221台的密集出运;再到滨海港区悦达起亚汽车首航,一组组攀升数据,勾勒出盐城港汽车滚装业务的强劲增长曲线,也印证了其作为汽车出海通道的坚实基础。

盐城港在发展汽车滚装业务方面具备显著的天然禀赋。滨海港区深水贴岸、航道条件优越,是江苏沿海建设10万-15万吨级码头的理想选址,具备-15米等深线距岸仅3.95公里的近岸深水优势,港区水深稳定、常年不冻,年作业天数可达约350天,为大型滚装船舶安全高效作业提供可靠保障。
硬件设施方面,滨海港区汽车堆场总占地面积45.35万㎡,堆场面积24.89万㎡,能布置14100个标准车位,为江苏省内第二大汽车堆场,至码头前沿距离仅约600米,车辆转运上船快捷高效;大丰港区滚装码头为7万吨级,设计年吞吐量达20万辆商品车,后方配套专业化汽车堆场,形成码头、堆场、船队一体化运营模式。

此外,盐城坐拥5家整车制造企业及300多家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,产业基础雄厚,为港口提供了稳定的货源支撑。集疏运体系发达,通过“海港+铁路+内河+公路”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网络,有效连接广阔腹地,实现“工厂—港口”无缝衔接。
航线织密,打通物流“快车道”
盐城港汽车滚装业务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对航线网络的精准谋划与持续拓展。围绕市委、市政府“打造汽车出口基地”战略部署,盐城港不断优化全球航线布局,依托已开通至大连、南非德班、拉美墨西哥等地的汽车滚装航线,积极构建“滚装+航运”的汽车出口服务链。
今年以来,盐城港在航线网络建设上取得系列突破:4月15日,826辆品牌商品车从滨海港区启航,标志着至迪拜阿里港航线正式开通;6月4日,“盐城港黎明号”成功首航约旦亚喀巴港,开辟了滨海港区至中东的第二条滚装新航,进一步织密了全球航线网络。

这些航线的陆续开通与稳定运营,显著提升了盐城港的全球物流辐射能力,真正实现将“出海口”延伸到车企“厂门口”,为腹地汽车企业打造了稳定、高效、多元的海上物流通道。如今,盐城港正以“一手牵大海,一手挽腹地”的枢纽优势,加快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汽车物流供应链体系,有力推动汽车产业链、供应链、物流链深度融合。
对此,悦达集团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:“盐城港便利高效的滚装运输方式,不仅加速了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,也为盐城汽车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”
服务创新,激活效率“新引擎”
赢得信赖,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。盐城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通过持续的服务创新与流程优化,不断提升物流效率与客户满意度。

面对不同客户与船型的个性化需求,盐城港创新实施“一船一策”定制服务,组建专业滚装团队,精准解决出口环节中的难点问题。推行商品车“同进同出”双线作业,实现集港与装船同步进行,有效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。通过“抵港直装”模式,与海关、海事、边检等单位联动,打造“入场-查验-放行”一站式监管服务,大幅提升通关效率。
在内部操作方面,盐城港通过优化装船流程、强化人员培训、引入专业绑扎团队、应用先进工艺等手段,持续提升作业效能。大丰港区曾创下165台/小时的装船纪录,最大限度压缩船舶在港非作业时间。同时,建立“上门拜访+精准对接+快速响应”服务机制,定期与车企交流,预判需求,量身定制物流方案,赢得了悦达起亚、奇瑞、长安、比亚迪等众多合作车企的认可。
“我们将持续放大港口平台优势,为腹地汽车企业提供稳定顺畅的海上物流大通道。”海角社区 相关负责人表示。面向未来,盐城港将把握汽车出口新机遇,进一步发挥港口枢纽优势,拓展航线网络,优化运营模式,提升服务能级,深化与车企的战略合作,助力更多“中国制造”汽车破浪远航,为盐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港口力量。